“枯藤老樹昏鴉”“古道西風瘦馬”,天涯孤旅的游子眼中的景色蕭瑟凄涼;“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”“鷹擊長空,魚翔淺底”,壯志豪情的青年領袖眼中的景色絢爛昂揚。由此可見,心境不同,景色迥異。
請以“心在哪里,風景就在哪里”為題目,寫一篇文章。
要求:①自選角度,自定立意;②除詩歌外,文體不限;③不少于700字。
范文:
心在哪里,風景就在哪里
豐子愷曾說:“心小了,所有事都大了;心大了,所有事都小了?!比藗冃木巢煌?,所看到的風景就不同。心胸開闊一點,什么事情都能看的開,遇事都可以淡然處之,看到的風景也別有一番韻味;心境小了,遇事就放在心上,什么事在自己看來就都是了不得,看到的景也就沒有了蓬勃生機。
攜希望之心,能觀活力生氣之景。一位正值人生黃金時期的青年,在21歲生日這天突然殘廢了雙腿,喪失了行走能力,他的精神幾乎崩潰。這時候,有一個古園撫平了他心靈的創(chuàng)傷,啟迪了他對生命的感悟。他,就是史鐵生。而這個古園,就是地壇。在他內心充滿希望的時候,在他感受到生命按照不同的方式存在著的時候,在他覺得應該活得更精彩的時候,他看到了昆蟲的活動,看到了地面被太陽映射的燦爛,看到了雨燕在那高歌,甚至看到了那古柏一直一直站在那......他找到了“生”的原因,找尋到了活的希望,看到的景便生氣勃勃。
生活在這世間,在生活的旅途中難免路途不順,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呢?
攜豁達之心,能觀清風明月之景。蘇軾在被貶后游赤壁寫下《赤壁賦》。清風明月,飲酒賦詩,再加上簫聲與歌聲,在這樣描繪的畫面中根本感受不到蘇軾被貶后的苦悶與不甘,與其沉浸于“哀吾生之須臾,羨長江之無窮”,不如釋然地享受“飄飄乎如遺世獨立,羽化而登仙”,人生在世,要學會豁達,要懂得瀟灑?!疤斓刂g,物各有主,荀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莫取”,他人得到,我不羨慕;我沒得到,也不感到可惜。對人生在世的得與失看得如此通透,足見蘇軾之豁達。回首觀赤壁,映入眼簾的景致便是“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”。
攜愛國之心,能觀壯闊豪邁之景。婁山關一戰(zhàn),紅軍行路艱辛,奮勇拼殺,雖然打贏這關鍵一仗,但前路漫漫,毛澤東對革命前途心有擔憂,于是寫下《憶秦娥·婁山關》。盡管雄關漫道從頭越,但是仍舊看到了“蒼山如海,殘陽如血”的沉郁景致。在長征勝利之后,毛澤東飽覽紅軍之氣概,壯懷激烈,帶著“俱往矣,數(shù)風流人物,還看今朝”的堅定自信與博大胸襟,寫下北國“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”“紅妝素裹,分外妖嬈”的壯麗雪景,以抒發(fā)他的壯志豪情。
心之所想,風景之所在。心在哪里,風景就在哪里。無論是地壇中的史鐵生,還是赤壁之上的蘇東坡,還是萬里長征中的毛澤東,還是當下的我們,心胸開闊,心有大志,只有我們的心與這世界撞了個滿懷,與景產生共鳴,我們才感到:啊,風景這邊獨好!
備案號:鄂ICP備20003817號-2 聯(lián)系方式:2645034912@qq.com
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,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,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。